此刻突然地沒有了方才的情懷。

果然書帶來的意境與感受,如一汪清水般,只要加入一些許染著世俗氣息的墨汁,就會立刻變得渾濁。透過迷霧,我看不到,你。

合上手中的書,墻上的掛鐘已經買著八旬老人般機械而又僵硬的步子指到了兩點。凌晨,邁步走出房間,鏡子里的自己,兩頰有些微醺,揉揉泛紅的眼眶。怔愣地看著書面。幾縷黑色的、游絲般的,化作細硬的蛛網,叫囂地纏住心臟,反復揉捏。藍色醒目的字體,躋身于游絲之間——《悲傷逆流成河》。

許久以來從未有過的,對一本書擁有強烈的,熱悅的欲望,它迫使我如饑似渴地。一刻不停地啃食光這本書的一切。

郭敬明——或許更應該尊敬地稱為郭老師。他極力壓抑著筆尖下的微瀾。整本書的色彩,鉛灰。暗藍,就連間隙的白,也都顯得異常孤寂與凄涼。令人覺得的故事,讀完感覺像有人用充滿鋒利指甲的手指扼住了喉嚨。難言的痛苦交織在一起,無法掙脫。

——倒太不像話了,像在評論后輩的文章似的。

人到底能努力到什么程度,人心到底能崩潰到什么程度,《悲傷逆流成河》一直在揭示。

還要寫些什么?生活?遠方?還是頭頂寂寞的藍天?

不需要了罷,他們每天都鮮活地出現著。

“越長大越害怕”。

而后拉過被子,陷入沉甸甸的睡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