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上海中考作文解析
-
作者:
2015年上海卷的命題形式延續了近幾年的命題格局,即采用全命題的命題形式,并呈現出“穩中求變”、“穩中發展”的思想和導向,在難度上比2014年稍微有所增加,體現了漸進式的特點,考生只要用心讀題,就會發現命題者并沒有刻意在審題上設置障礙。
與之前的作文題相比,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文題在寫作上的關鍵點。比如,2012年的“心里美滋滋的”,旨在引導考生品味和體驗快樂、美好的人與事,包括親情、友情等方面,引導學生將心曠神怡、賞心悅目的過往表達出來,與他人一起分享;2013年的“今天,我想說說心里話”,意在啟發考生將蓄積在心中的真心話、實在話講述給老師、同學、家長,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聽,提醒考生將感恩的情懷、冤枉別人的事情,以及自己遭遇的委屈等一一道來,從中有所感悟和啟迪;2014年的“這里也有樂趣”,重在點撥考生用心去發現和梳理目睹與經歷的一些給自己、他人帶來趣味、美好的事物與地方、景致。
而2015年的“不止一次,我努力嘗試”,命題者則是想在盡力而為、主動積極等視角上,啟發考生回顧往事,體會成功的喜悅與快樂,克服不利的做法與思考,揚長避短,從而能夠在做事、為人、讀書、學習等方面做得更好。
至于文體,可以是記敘文,也可以是敘事散文,或是夾敘夾議的文章,只要是符合題意的,考生盡可能地各顯神通,各展其能。寫作思路:
即以“自我”為中心,向讀者呈現出自己所嘗試成功或失利的背景、過程、結果和啟悟等。在動筆之前,應盡可能地回顧與整合自己的有關典型的、新鮮的事例,努力做到言他人之所未言,述他人之所未述,只有這樣,寫出的文章才會鶴立雞群,勝人一籌。
比如:寫“我”因喜歡吃蛋糕,又在姑姑家看到姑姑給“我”親手做的蛋糕比買來的更有滋有味,因而,“我”就萌生了跟姑姑學做蛋糕的想法,但在努力嘗試二、三次之后,還是沒有成功,但“我”并不氣餒,再專心致志地看姑姑如何操作,自己又用心琢磨,在第六次的時候,終于如愿以償,感到非常的激動和自豪。
即通過“自我”的記敘,展現通過幾次的嘗試,不管成功還是失利,都從中得到教益,有所思考,有所長進,寫出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來。
比如:寫自己參與的鋼琴考級的有關曲折的經歷,在多次努力嘗試中,不僅獲得了音樂方面的啟發,同時,對自己做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有了幫助和好處,由此,抒發自己的肺腑之言,以及獨立的想法等。
也就是說,因為努力嘗試,自己一定有許多體驗和感想,對此,要做理性的分析和思考,讓讀者從中有所分享、感染和共鳴。
比如:寫自己試圖與古人對話,起先,在語言、思想等方面彼此的不適應,到幾次努力嘗試后,相互成為知己和摯友,無話不談,暢所欲言,各抒己見。
誤區一:審題不當。對于本道作文的寫作,大部分考生審題是準確的,因而,能夠扣題選材、立意,但也有一些考生,因對核心詞“嘗試”理解不欠當,導致偏題或扣題不緊而失分。
誤區三:語言不暢。有的是引用欠當,不理解所引用古詩文和名人名言的意思;有的是生造詞語,或是運用了網絡語言,上下文的語意不夠自然銜接、貫通和流暢。這是在構思和行文過程中表現出了的不足與缺失。
誤區四:立意不深。部分考生只是泛泛地記敘了自己兩次或多次努力嘗試的事例,但沒有很好地揭示出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,顯得膚淺,這實際上也是構思、謀篇缺乏整體設計的問題與失誤。